【导读】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脱颖而出 费德勒在四盘比赛中大胜好友斯坦瓦林卡,这是他与红土大王拉斐尔巴布0在半决赛中展开的第39场对决。 但对瑞典七次大满贯冠军马茨韦兰德(Mats Wilander)来说,这仍不是男子网球这个引人注目的时代最激烈的竞争,在这个时代,历史上
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脱颖而出
费德勒在四盘比赛中大胜好友斯坦·瓦林卡,这是他与红土大王拉斐尔·巴布0在半决赛中展开的第39场对决。
但对瑞典七次大满贯冠军马茨·韦兰德(Mats Wilander)来说,这仍不是男子网球这个引人注目的时代最激烈的竞争,在这个时代,历史上最伟大的三名男子网球运动员将彼此推向了极限。
“毫无疑问,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当被问及在这非凡的一代中,谁的竞争最令人着迷时,怀兰德说。
这位欧洲体育评论员说:“我发现罗杰和拉法,他们的竞争几乎被两种风格的对比以及他们在场上看起来完全不同的事实所掩盖。他们的竞争一度是一边倒的,似乎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是一边倒的,另一方在一段时间内也是如此。现在罗杰每次都赢他,至少在过去的两年里是这样。所以我认为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可能是最有趣的,因为它是如此的均匀,任何事情都可以在任何表面发生。”
费德勒、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赢得了52个大满贯单打冠军,总远远超过了前几代的激烈竞争,如桑普拉斯和阿加西1990年代的时代,Bjorn Borg,约翰·麦肯罗和吉米·康纳斯的冲突的1970年代和1980年代早期,或澳大利亚统治罗德-拉沃尔和罗伊·爱默生在1960年代。
费德勒在草地上和硬地上统治着他的20个大满贯,纳达尔在他的17个大满贯中获得了令人吃惊的11个法网冠军,而德约科维奇可以说是表现出了最大的表面灵活性。
“当然,拉法在红土上有优势,而诺瓦克在硬地上也有优势,但我很少在比赛中会想到,诺瓦克肯定会赢,或者拉法肯定会赢,”维兰德说。
头号种子德约科维奇将有机会在周三的半决赛中赢得一席之地,届时他将在球场上迎战22岁的德国五号种子选手兹维列夫(Alexander Zverev)。
25岁的奥地利四号种子选手多米尼克·蒂姆将在第四场四分之一决赛中迎战23岁的俄罗斯选手凯伦·哈恰诺夫。
如果德约科维奇和蒂姆获胜,这将意味着排名前四的男子种子选手将在半决赛中对决——这进一步强化了顶级选手之间的竞争强度。
不过,尽管这个竞争的巅峰时代自然会结束——费德勒37岁时看上去很强大,但很少有球员能在40岁时真正打好比赛,而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分别只有33岁和32岁——另一代天才正在崛起,有望带来更多伟大的竞争对手。
Wilander提到了希腊的Stefanos Tsitsipas和加拿大的Denis Shapovalov,他们都是20岁的美国新星,21岁的Frances Tiafoe, Zverev和Khachanov,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风格。
标签:
分享到:
-
高捧德约科维奇无视纳达尔 高捧德约科维奇无视纳达尔
-
德约科维奇轻松战胜约翰·米尔曼 德约科维奇轻松战胜约翰·米尔曼
-
中国国奥不敌越南:整个网球界都弥漫着对德约科维奇的阻击 中国国奥不敌越南:整个网球界都弥漫着对德约科维奇的阻击
-
篮球公园:网球场上,想五盘赢纳达尔,几乎不可能 篮球公园:网球场上,想五盘赢纳达尔,几乎不可能
-
纳达尔晋级决赛 决赛将战俄新星 纳达尔晋级决赛 决赛将战俄新星
-
美网-纳达尔3-0完胜贝雷蒂尼 美网-纳达尔3-0完胜贝雷蒂尼
-
哈尔滨马拉松:美网-纳达尔3-1力克西里奇 哈尔滨马拉松:美网-纳达尔3-1力克西里奇
-
美网-纳达尔3-1力克西里奇 美网-纳达尔3-1力克西里奇
-
美网-德约科维奇次盘抢七 美网-德约科维奇次盘抢七
-
美网-纳达尔直落三盘横扫米尔曼 美网-纳达尔直落三盘横扫米尔曼
-
男子扛父亲看升旗 网友:你养我小,我陪你老 男子扛父亲看升旗 网友:你养我小,我陪你老
-
丹麦vs澳大利亚:名宿看好小威赢得今年温网 丹麦vs澳大利亚:名宿看好小威赢得今年温网
-
孙骁骁否认苛待助理 让其睡浴缸还拍照 孙骁骁否认苛待助理 让其睡浴缸还拍照
-
nba比赛直播:全球首个加洛斯网球俱乐部落户江西南昌 nba比赛直播:全球首个加洛斯网球俱乐部落户江西南昌
-
六盒宝典官方正版下载安装2019:纳达尔五夺罗杰斯杯网球赛冠军 六盒宝典官方正版下载安装2019:纳达尔五夺罗杰斯杯网球赛冠军
-
日本投降日 战史今日8月15日 日本投降日 战史今日8月15日
-
港媒曝李晨新恋情 “约会照”是《七日生》花絮照 港媒曝李晨新恋情 “约会照”是《七日生》花絮照
-
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陕蒙晋苏蓉(8+1)网球联谊赛在榆开幕 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陕蒙晋苏蓉(8+1)网球联谊赛在榆开幕
-
的哥谈不救被捅主播 称以为她醉酒 的哥谈不救被捅主播 称以为她醉酒
-
911事件十八周年 911恐怖袭击事件始末 911事件十八周年 911恐怖袭击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