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国足球 > 女足 >

女足留洋潮的背后:国内女超萧条

女足 时间:2022-09-03 15:18来源:竞报体育整理编辑:竞报体育我来说两句

【导读】女足留洋潮的背后:国内女超萧条 最近10年,中国男子足球运动员在欧洲五大联赛的赛场近乎绝迹,独苗武磊于上月返回国内,下一个出国踢球的国足球员不知在何方。与男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女足留洋海外的人数节节攀升,最近两年呈集团式发展,人数早已超越

女足留洋潮的背后:国内女超萧条

最近10年,中国男子足球运动员在欧洲五大联赛的赛场近乎绝迹,独苗武磊于上月返回国内,下一个出国踢球的国足球员不知在何方。与男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女足留洋海外的人数节节攀升,最近两年呈集团式发展,人数早已超越日韩。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中国女足的成绩,女足队员们能去高水平联赛踢球,必然是实力得到认可,球迷们也乐于看到这种现象。但是,我们发现,中国女足的留洋潮似乎是最近两年才呈现猛升态势,仅在欧洲各国的女足顶级联赛效力的中国球员达到8人,2019年以前,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女足队员效力海外。
 
 
无论男足还是女足,出国踢球都是很难的一件事,除了语言障碍和环境的变化,还有就是竞技水平的提高,这对球员是相当大的考验,另外,出国踢球后,你不可能一去就是主力,必须要从替补开始打起,俱乐部开出的薪资肯定不及国内,这就是为何中国男足队员不愿出去,而已经在外的球员纷纷回国的原因。
 
 
 
中国女足的队员在国内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尤其是疫情爆发后,女超联赛几乎无人问津,女子足球运动员的收入下降,国内的女足市场一片萧条。在疫情爆发以前,女足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只是疫情发生以后,让本就入不敷出的女超联赛更加捉襟见肘。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明白,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女足队员选择远赴海外踢球,就是为了生存,在欧美赛场,哪怕坐在替补席最末端,也比在国内挣得多。以女足核心王霜为例,当年她在国内的年收入只有20万人民币,加盟巴黎圣日耳曼之后,年薪达到30万欧元,这种增长幅度完全超过球员的预期。
 
 
 
除了国内球员纷纷出国外,已经在国外效力的女足队员也不愿回国,这与男足的“出口转内销”形成鲜明对比。当初,王霜原本不想离开法甲,奈何足协和国家队教练组为了国家队的成绩,强行让王霜回国。今年,杨淑慧法甲的夏朗德苏瓦奥女足发展不顺,但她不愿就此放弃,转而投奔俄超联赛。
 
 
 
截至目前,效力欧洲顶级联赛的女足队员分别有西甲马德里CFF女足的唐佳丽、苏超凯尔特人女足的沈梦雨和沈梦露、莫斯科火车头女足的杨淑慧,美国路易斯维尔女足的王霜、巴黎圣日耳曼女足的李梦雯、瑞士草蜢的张琳艳,以及效力于丹麦超级联赛的赵瑜洁,这些人都为了各自的梦想和生存在国外闯荡,有了她们的努力,中国女足才有光辉的未来。

标签:
分享到:
我来说两句
精华推荐

Copyright © 2010-2015 Thfirst.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811号-1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