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国足球 > 中超 >

裁判专家:京沪战主裁并非为讨好领导

中超 时间:2020-09-26 19:42来源:竞报体育整理编辑:竞报体育我来说两句

【导读】裁判专家:京沪战主裁并非为讨好领导 在双双锁定本赛季中超联赛第2阶段夺冠组入场券的情况下,B组领头羊上海上港与紧随其后的北京中赫国安遭遇,这原本是值得广大球迷期许的一份足坛周末大餐,但比赛主角却被38岁的当值国际级主裁张雷夺去。他在比赛当中的个

裁判专家:京沪战主裁并非为讨好领导



在双双锁定本赛季中超联赛第2阶段夺冠组入场券的情况下,B组领头羊上海上港与紧随其后的北京中赫国安遭遇,这原本是值得广大球迷期许的“一份足坛周末大餐”,但比赛主角却被38岁的当值国际级主裁张雷夺去。他在比赛当中的个别争议判罚不仅仅关乎“错、漏判”,还引发了外界有关他“别有用心”的质疑。尽管他作出争议判罚是否“经人授意”无从查证,但他在执法过程中的“尺度不一”却在现代科技助动下得以清晰呈现。而这不过是本赛季中超联赛“判罚尺度不一”诸多案例中的一例。
 
外界不可以无端指责张雷“向领导表忠心”,但显而易见的“昏哨”举动却可能将“领导”拽入争议漩涡,同时也给裁判本人及联赛执法工作带来难以收场的负面影响和麻烦。张雷在“京沪大战”部分判罚引争议一事赛后持续“发酵”,以至于最终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中国足球以这样的方式进热搜榜,这恐怕既不是中国足协领导、裁判委员会,也不是张雷本人期待的结果。
 
张雷成为“焦点”的起因毫无疑问是比赛第54分钟,拒判给中赫国安点球的那次判罚。有人评价说,张雷在此次判罚“雷”人之处在于他在观毕VAR视频回放后,仍摆出一副平静而自信的表情,随后摇动手臂示意“点球不存在”。上港外援穆伊到底有没有在禁区内对国安外援比埃拉犯规?尽管对比李可此前禁区内手臂触球,穆伊与比埃拉身体接触画面为远景别,但只要没有失明,观众都能看到穆伊“上膝盖顶”。在现代科技助动下,判罚并不存在所谓“疑难”,更无“玄学”可言,于是不难理解有球迷或媒体人赛后对他此次判罚作出的“睁眼儿瞎”评价。
 
 
 
众所周知,国际及国内足坛裁判管理部门对裁判员判罚正误的判定主要依据是规则,而不是主观臆断。如果说张雷可以按最新判罚规则,在认定通过VAR无法清晰辨析动作是否犯规的情况下,行使当值主裁“最终认定”的权力,那么在判罚李可禁区内手球的问题上,张雷执法尺度不一却是显而易见。比如本场比赛开场后不久,上港后卫贺惯在争顶过程中疑似对国安外援巴坎布犯规。
 
之所以说“疑似”,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张雷没有判罚的原因之一是作为视频助理裁判员的另一位国际级裁判李海新没给张雷作出启动VAR程序的提示。在比赛刚开场不久,两队未取得进球且尚处于适应比赛节奏阶段过程中,疑似犯规容易让人忽略。第二,图像资料显示,贺惯在争顶过程中手臂疑似触球,同时还疑似肘击对手,但裁判未予认定。没判定是不是就可以真得“黑白不提”?反正中场休息结束后,转播方提供的画面清晰可见,不知道当值裁判员翻看录像后作何感想。
 
另一个判罚案例似乎更具说服力。那就是第11轮上港与卓尔比赛第24分钟,卓尔前锋董学升接到队友开出的角球后头球攻门,上港后卫傅欢手臂明显触球,且手臂呈张开状,也就是扩大了防守面积,当值的张雷对此不仅第一时间判定不是手球,且在VAR介入后,仍维持原判。上港、中赫国安两个23号就连起跳、触球动作几乎如出一辙,但遭遇却不同。那么两段判罚视频同时呈现在张雷面前,他又该怎么判?
 
说到判罚尺度统一,中国足协裁委会无论在季前各类裁判业务培训,还是赛区内的强化学习与动员,都已经三番五次作了强调。但正如一位现役裁判专家所言,“国际足联、亚足联、中国足协都严格要求裁判员保持比赛判罚尺度的统一。但还是出现了‘不统一’,原因很简单,裁判员自身执行力存差异。”
 
张雷“判罚规则执行力”是优还是劣?还需各方综合裁判员多年来整体判罚表现来客观评价。但事实上,现年38岁的张雷是中国足协在册7名国际裁判员(主裁判)中的1员,更是3名中国足协在聘职业裁判员之一。张雷走到今天,得益于自身的努力以及中国足协的精心培养。作为中国职业足坛最年轻的主裁之一,张雷从2009赛季起就曾执法中超。颇有些玩味的是,他执法的首场比赛便是国安当季与青岛中能的比赛。
 
那个时候的中国职业足坛因“贪腐丑闻”而深陷泥潭,部分原知名裁判员因此身入囹圄,中国足球裁判员的公信力一度跌至冰点。张雷,连同马宁、傅明、王迪等裁判员正是在国内裁判工作陷入空前低谷的背景下涌现出来新一代“名哨”。

标签:
分享到:
我来说两句
精华推荐

Copyright © 2010-2015 Thfirst.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811号-1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