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综合体育 > 跑步 >

每天运动两小时,肌肉溶解怎么办?

跑步 时间:2023-01-25 19:33来源:竞报体育整理编辑:竞报体育我来说两句

【导读】每天运动两小时,肌肉溶解怎么办? 今年夏天,刘畊宏的毽子操火遍全网,人均刘畊宏男孩女孩之外,各类新兴运动比如飞盘、骑行、陆冲等也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但与此同时,女生每天跳操2小时致肌肉溶解、女生蹬动感单车1小时尿液似酱油等新闻也时常出现在热搜

每天运动两小时,肌肉溶解怎么办?


今年夏天,刘畊宏的毽子操火遍全网,人均刘畊宏男孩女孩之外,各类新兴运动比如飞盘、骑行、陆冲等也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但与此同时,“女生每天跳操2小时致肌肉溶解”、“女生蹬动感单车1小时尿液似酱油”等新闻也时常出现在热搜新闻中,而在这些因运动而引发的健康安全事故背后,患者都被诊断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症“。究竟什么是横纹肌?肌肉为什么还会溶解?横纹肌溶解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这种症状的出现?在日常运动中,如何拿捏强度是否过量?



本期私教课,我们邀请到美国康复治疗专业博士、运动康复治疗专家王川博士为大家进行详细的干货科普。

横纹肌在哪里?什么是横纹肌溶解?
首先,横纹肌是人体的一种肌肉纤维,在显微镜下观察肌肉的纹路和纤维走向是交错性的、横向的,因此被称为是横纹肌。横纹肌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上,比如人体的一些大肌肉群比如胸部、背部、腿部等,与此同时,横纹肌也会存在于心脏等人体的器官中。

横纹肌溶解实际上是一种现象,它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骨骼肌和心肌、平滑肌)坏死后,肌红蛋白等内容物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生化紊乱及脏器功能损伤的综合征,同时引起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横纹肌溶解症有哪些病因?具备哪些症状?
引起横纹肌溶解的物理性原因包括高强度的挤压、肢体长期受压、各种肌肉外伤等,此外,高强度的运动或是长时间不运动后的突然运动、气温或体温过高或过低均可引起肌肉损伤,进而诱发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会导致肌肉释放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微量元素流入血液,会对器官造成损害,大量的微量元素涌入肾脏则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横纹肌溶解症的典型症状包括肌肉疼痛、乏力肿胀、出现酱油色小便等,还包括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王川博士提醒,一般在进行跑步、举铁等运动后,多数人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这是完全正常的,而这种酸痛感会在一两天之后自动缓解。但如果在运动几天后,这种酸痛感仍然在持续,并且蔓延至全身,那么就该引起警惕是否是横纹肌溶解的前兆。另外,如果在运动后感觉到浑身非常疲乏、出现眩晕呕吐、尿液颜色加深甚至无法排出尿液的症状,也需要引起注意。

对于大众运动爱好者而言,刚开始进行运动的人群往往会因为把握不好运动的度而引发横纹肌溶解症。王川博士建议大家,在运动前后需要摄入一定营养,切勿盲目地进行空腹运动,如果要进行空腹运动,那么则最好适当降低运动的强度。

如何判断运动强度是否过量?每周动多少合适?
每个个体的运动能力各不相同,因此王老师表示,他一般不建议大家单纯地用运动时间来作为判断运动强度的标准。“每个小时的运动,对于每个人来说强度都是不一样的。“ 王川博士表示,对于想要通过运动来达到减重效果的运动小白来说,他建议大家先从30分钟最基础的走路、骑车等项目开始,在此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地逐步提升时间和强度。

同时,王川博士表示,尽管“横纹肌溶解“近日来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但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病症,只有在相对极端的情况下会出现。他解释道,人体的承受力往往是比较大的,只要保持正常的营养摄入和休息时间,也不必过多担心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不过他依然要建议大家运动要适度进行,比如在一个半小时的高强度毽子操中,采取跟跳20分钟休息5分钟的方式。运动后,应当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及微量元素。 对于普通的运动爱好者来说,美国运动医学建议的运动量是:一周3—4次,每次持续约30分钟的基础运动。

标签:
分享到:
我来说两句
精华推荐

Copyright © 2010-2015 Thfirst.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11811号-1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统计